論文摘要

10/26(三) 主題:反思.博物館.人類世

專題演講

Donato BERGANDI    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教授    
自然保護與必要之倫理政治面的民主革新


場次一:遺產觀念的界定與產出

江韶瑩    
傳承・持續・發展:博物館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作用

殷寶寧    
都市再生、菜市場文化空間與展示美學價值建構:新富市場古蹟活化與市場小學校計劃

Tsu Hou NG    
有魚萬事通: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與新加坡國家遺產


場次二:博物館與永續發展

顏上晴    
往永續發展的博物館行進: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個案研究

鄭邦彥    
面對人類世:博物館永續經營的另類之道

陸思培、曹明浩    
「水系博物館」的搭建與再想像


場次三:環境倫理與氣候變遷

林之丞    
從環境倫理學的觀點論道德教育對科學博物館之重要性

Yasmine OSTENDORF    
對創造性改變者之支持:臺灣藝術家參與環境議題的機會與挑戰

蘇芳儀    
寓教於樂?寓樂於教?展示的兩難:論博物館嚴肅遊戲的運用以「氣候變遷」展示廳為例

城菁汝    
博物館觀眾對環境變遷議題的主動參與


場次四:自然史博物館的知識詮釋

賴婉婷、林士傑    
試析自然史博物館之導覽解說活動:以國立臺灣博物館《生命的史詩-與演化共舞》常設展覽為例

郭昭翎    
展示自然:自然史展覽的演變與趨勢

劉憶諄    
國家自然史博物館知識詮釋與溝通的社會責任與實踐: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《腦中乾坤:心智的生物學》特展為例



10/27(四) 主題:藝術.科學.展覽敘事

場次五:典藏與博物館價值

李子寧    
當博物館不再「人類學」:臺博館人類學部門的轉變與蛻變1999-2016

呂孟璠    
左鎮人的「發現」與「再發現」:臺博館典藏左鎮人頭骨化石的文化意義


場次六:博物館治理與社會變遷

曾信傑    
新諾亞方舟:當代博物館蒐藏的未來式

柯秀雯    
博物館集眾智慧與群聚合作


場次七:藝術介入博物館

李亞祝    
博物館展覽敘事在結合藝術與科學時之挑戰: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新媒體藝術展為例

黃金盛    
多媒體藝術與集體記憶:當代博物館的社會意涵

隗振瑜、熊鵬翥、鄭韻伶、古奕潔、張康容    
自然史博物館的藝術參與和實踐:以國立臺灣博物館《顏色的基因》特展為例

胡楠    
論博物館的科學傳播策略:以自我民族誌為方法探析博物館「科學+藝術」項目的審美體驗


場次八:多元文化與文化政治

黎世輝    
多元文化主義的挑戰與民主化博物館的當代回應:英國與臺灣博物館歷史詮釋的兩種模式

楊政賢    
如何「國家」、怎樣「原住民族」?當代臺灣籌設「國家原住民族博物館」的文化政治

劉雨青    
部落的博物館實踐模式:奇美部落的案例

陳玉苹    
「在其自身」與「為其自身」展示的差異:帛琉的兩個博物館比較


場次九:環境藝術與藝術行動

冉挹芬    
在自然保護區域進行藝術策展:以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為例

何林泰、張耕瑄、邱依婷、吳玲毅    
環境藝術家與科學博物館的跨界對話:以海科館潮藝術計畫為例

許越如    
生態藝術行動與社會改革:從藝術行政探討臺灣當代生態藝術創作


場次十:再現集體記憶

吳孟青、陳怡菁    
風土、藝術、超能力:一場始料未及的博物館兒童教育方案實驗

陳佳利    
觸摸記憶:英國博物館規劃高齡教育活動之研究

顧玉玲    
勞役如戰役,工地即戰地:從工殤紀念碑探究臺灣營造業的歷史敘事與集體記憶


跨域講座

Fabienne GALANGAU-QUERAT    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副教授    
自然史博物館與人類世:下一步.複音敘事


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|11201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|Tel: +886-2-2896-1000 ext 3262|Fax: +886-2-2897-6445 | Email: 7thibcms@gmail.com
Graduate Institute of Museum Studies,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|1, Hsueh-Yuan Rd. , Peitou Dist. , Taipei 11201, Taiwan (R.O.C.)